“于虎谋皮”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yǔ hǔ móu pí,字面意思是“与老虎商量要它的皮”。该成语通过比喻手法,揭示了以下核心含义:
核心寓意 指与强权对象(如恶人、强权势力)争斗,企图使其牺牲自身利益,但必然失败。正如寓言中周人因与老虎争皮而徒劳无功。
引申含义
- 强取豪夺: 比喻不择手段地掠夺利益,最终自食恶果。 - 徒劳无功
成语出处 最早见于北宋·李昉《太平御览》,原典为《符子》中的寓言故事:周人因贪图狐皮和羊肉,与狐、羊协商未果,反而导致十年未制皮袍、五年无祭祀。
使用场景
- 警示人们避免与利益对立者合作,如职场中不应与可能因自身利益受损的同事协商。
- 影喻不切实际的幻想,如企图通过简单手段解决复杂问题。
近义词: 水中捞月、枉费心机 反义词
该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忽视客观规律、盲目冒险的行为,提醒人们要认清形势,避免因小失大。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