沫沫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沫沫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况……乎的文言文句子?

59

关于“况……乎”的文言文用法,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基本含义与结构

“况……乎”是文言文中的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何况”“况且”或“又何况”。常与“乎”字连用,构成固定句式结构。

二、典型例句解析

《廉颇蔺相如列传》

- 原文: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译文:平庸的人尚且感到羞耻,何况是位将相呢?

- 原文: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译文:普通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欺骗,何况是强大的国家呢?

《孟子·万章下》

- 原文:

以士之招招庶人,庶人岂敢往哉?况乎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乎?

译文:用士人的礼节招揽平民,平民怎敢响应?何况用不贤者的礼节招揽贤才呢?

《季氏将伐颛臾》

- 原文:

无乃与仆之私心刺谬乎?

译文:恐怕这与我的私心相违背吧?

《论语》

- 原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译文:学习后及时复习,不也很愉快吗?(此处“不亦”与“况乎”结构相似,但需注意“不亦”单独使用)

三、用法特点

语气强化:通过递进关系,强调后者的情况更甚于前者,常用于论证或抒情。

句式固定:多用于古诗文中的关键转折或结论部分,具有较强的情感表达功能。

四、学习建议

结合语境理解:

注意“况……乎”在具体语境中的情感色彩,如悲愤、慨叹等。

对比翻译:

尝试将“况……乎”替换为现代汉语,对比差异感受其表达效果。

关联句式:

与“孰与……”“无乃……乎”等句式结合学习,掌握文言文关联词的体系。

通过以上分析,可更系统地掌握“况……乎”的用法,并在实际阅读中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