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取之有用,去之无用”的作文写作,若每段开头必须引用名言,可参考以下结构与素材:
一、名言引用示例
庄子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这句哲学名言指出,看似无用的东西往往蕴含着深远的意义,当真正需要时才能显现其价值。
莫言
“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
莫言通过对比文学与科学,强调文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其超越实用性的精神力量。
鲁迅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的这句话虽未直接提及“有用”与“无用”,但体现了对看似无用时间价值的挖掘。
二、作文结构建议
引言
- 以庄子的名言开篇,提出“无用之用”的哲学思考。 - 引用莫言的话,引出文学与科学的关系,为下文论证做铺垫。
分论点一:无用之用的价值
- 举例说明:
- 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虽无直接实用价值,但塑造了民族精神;
- 艺术创作激发人类情感共鸣,推动社会进步;
- 个人经历的记录(如日记)对自我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结论:真正的智慧在于发现并利用“无用”中的潜在价值。
分论点二:有用与无用的辩证关系
- 阐述科学技术的实用性与人文关怀的“无用”价值:
- 科技进步(如医疗、交通)解决物质问题,但需人文精神引导其方向;
- 艺术和道德建设虽不直接产生物质效益,却维系社会精神生态。 - 举例:
- 环境保护(短期无直接收益,但保障长期可持续发展);
- 教育普及(提升国民素质,间接推动社会进步)。
分论点三:时代背景下的价值判断
- 引用狄更斯的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 论述:
- 不同历史阶段对“有用”“无用”的定义会变化;
- 当代社会需在物质与精神需求中寻找平衡,既重视实用成果,也不忽视精神富足。
三、写作注意事项
避免偏颇: 不可片面否定“有用”或“无用”,需辩证分析其相对性; 联系实际
语言表达:引用名言后需结合自身论述,避免生硬堆砌。
通过以上结构与素材的整合,可形成一篇立意深刻、论证充分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