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母之恩”的文言文原文,综合经典文献整理如下:
一、直接表达父母之恩的经典语录
1. 《孝经》:「父母之恩,当涯若海,何以报之,唯有孝心。」(以海比海,以涯比岸,强调恩情深重,唯有以孝回报)
2. 《劝孝歌》:「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以筐装书、衣线绕身比喻父母付出,强调胎教之恩重于三生报答)
3. 《燕诗示刘叟》:「青天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以天地、江水为证,悲诉对双亲的思念与愧疚)
二、孟子关于父母之恩的论述
1. 《孟子·离娄下》:「得乎父母,可以解忧;失乎父母,不可以为人。」(以得父母与得天下类比,凸显亲情的重要性)
2. 《孟子·梁惠王下》:「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强调赡养父母的紧迫性,以喜贺长寿、惧怕衰老为证)
三、其他相关名句
1. 《论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虽未直接提及父母,但体现儒家推己及人的伦理观)
2. 《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与《劝孝歌》并称,以四季变化比喻父母养育之恩)
这些原文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父母之恩的深重与报答的必要性,既有具象的比喻,也有深刻的哲理,共同构成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孝道”的核心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