沫沫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沫沫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形容辛勤付出的古诗?

59

一、农耕劳动类

《观刈麦》——白居易(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通过“人倍忙”“小麦覆陇黄”等意象,生动描绘了农民在麦收季节的辛劳场景,展现了农耕文明的艰辛与丰收的喜悦。

《归园田居》系列——陶渊明(晋)

-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表现农夫不畏辛劳、终日劳作的形象,体现归隐田园的劳动情怀。 - 《归园田居·其四》:“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通过“桑麻日已长”暗示农事活动的繁重,表达对土地的深厚情感。

二、工匠劳作类

《浪淘沙·其八》——刘禹锡(唐)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以“千锤万凿”和“烈火焚烧”展现采石工人的艰苦条件,赞颂其坚韧不拔的劳动精神。

三、教育奉献类

《无题》——李商隐(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以春蚕吐丝、蜡烛燃烧比喻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

《酬问师》——刘商(唐)

“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表达对教师潜心育人的敬仰,体现教育者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

四、其他相关诗句

《己亥杂诗》——龚自珍(清):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以落花化作春泥的意象,隐喻教师培育后代的奉献精神。- 《劝学》——荀子(先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虽非古诗,但蕴含的坚持精神与辛勤劳作的价值永恒。

以上诗词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劳动的多样性与崇高性,既有具象的农耕画面,也有抽象的精神象征,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对劳动的尊重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