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比皆是和鳞次栉比的意思并不相同,具体区别如下:
一、词语含义
比比皆是 指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例如:
> 比比皆是的好书,随便翻开就有收获。 该词强调数量多且分布广泛,常用于描述普遍存在的事物。
鳞次栉比
形容房屋、船只等排列得密密麻麻且整齐有序,像鱼鳞和梳子齿。例如:
> 香港的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形成壮观的都市天际线。 该词侧重描述排列的规律性和视觉上的整齐感。
二、用法与出处
比比皆是: 可作谓语或定语,例如: > 这种现象比比皆是,需引起重视。- 鳞次栉比
> 老街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充满生活气息。 出处:《诗经·周颂·良耜》(“获之挃挃,积之粟粟。其崇如墉,其比如栉”)。
三、结构与近义词
结构:联合式成语,由两个主谓结构组成(如“鳞次”与“栉比”)。
近义词:
比比皆是:随处可见、司空见惯。 - 鳞次栉比:井然有序、鳞次栉比(后者为重复表述,实际使用中多用前者)。
四、易混淆点
部分人可能误写为“鳞次节比”,但正确写法应为“鳞次栉比”。该成语的“栉”指梳子齿,与“节”无关。
总结:两者虽均为高频成语,但一个强调“普遍性”,另一个强调“有序性”,需根据语境准确选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