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经典故事,讲述蜀国军师诸葛亮如何巧妙借箭的故事。以下是白话文翻译及解析:
一、故事背景
曹操率大军攻打东吴,东吴周瑜与刘备联合抗曹。周瑜因嫉妒诸葛亮的才能,设计让他在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否则将受责罚。
二、诸葛亮接受任务
立下军令状
周瑜以军中紧急为由,逼迫诸葛亮在三天内完成十万支箭的造箭任务,并立下军令状。
巧妙策划
诸葛亮拒绝直接造箭,要求鲁肃借来二十只船,每船三十名军士,用青布幔子遮盖,船两侧插满草把子。
三、智取十万支箭
大雾掩护
诸葛亮选择在第三天半夜,趁着大雾漫天,率船驶向曹操的曹营水寨。
曹操中计
曹操因能见度低,命弓弩手向草船射箭。军士们以为遭遇敌军,纷纷放箭,草船被箭雨淹没。
满载而归
诸葛亮率船返回,满载十万支箭,成功完成任务。
四、结果与影响
周瑜的失败
周瑜的妒忌与陷害计划被诸葛亮识破,反被其智谋所制。
诸葛亮的威望
此事展现其神机妙算,成为《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经典案例。
五、相关诗句
赞颂诸葛亮
“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三国演义》后续章节)。
以上为《草船借箭》的核心内容白话文解析,保留了原故事精髓并简化表述,适合读者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