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拾皆是"和"多如牛毛"都是形容数量极多的成语,但侧重点和用法有所不同:
一、侧重点区别
俯拾皆是 强调数量多且容易获取,侧重"易得性"。例如:
> 俯拾皆是,不取诸邻。 这句话出自唐代司空图《诗品·自然》,原指自然界的美好事物随处可见,现多用于形容文化、现象等抽象事物的普遍性。
多如牛毛
侧重数量极多且常带有贬义色彩,强调"数量庞大到难以计数"。例如:
> 这些垃圾多如牛毛,清理起来非常困难。 该成语多用于形容负面事物(如垃圾、错误等)的泛滥。
二、用法与语境
俯拾皆是: 多用于书面语,可作谓语、宾语或定语,常与"文化元素""历史遗迹"等搭配。例如: > 民族文化中的传统习俗俯拾皆是。- 多如牛毛
> 这些违规广告多如牛毛,亟需加强监管。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 比比皆是、触目皆是、不胜枚举。- 反义词:
> 凤毛麟角、寥寥无几、屈指可数。
四、总结
两者都表达"数量多"的意思,但"俯拾皆是"侧重"易得性",而"多如牛毛"侧重"数量庞大且负面"。选择时需根据语境判断是强调普遍存在还是单纯描述数量多且可能带有负面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