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月》的作者和体裁,需根据具体作品进行区分:
白居易的《中秋月》 作者
:唐代白居易
体裁:七律
背景:此诗作于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期间(元和十二年,817年),通过中秋月景抒发了自身遭遇的悲愤以及对天下苍生的同情,体现了其“兼济天下”的情怀。
晏殊的《中秋月》 作者:
北宋晏殊
体裁:七言绝句
背景: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通过“十轮霜影转庭梧”等意象,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思念及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语言清丽,意境深远。
总结
若指唐代作品,通常指白居易的七律《中秋月》;
若涉及北宋,则为晏殊的七言绝句《中秋月》。两首诗虽同名,但分属不同时代、不同作者,且体裁与主题均有差异。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