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的成语故事,综合多个来源整理如下:
一、 红杏出墙
成语原指春色正浓时,桃花枝头伸出墙外,后比喻女子有外遇。出处:宋·叶绍翁《游小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例句:你老婆红杏出墙,你还不知道,真没心眼。
二、 面红面赤
形容因羞愧或激动而脸色发红。出处:元·王伯成《李太白贬夜郎》第三折:“子他行怕行羞,和我也面红面赤。”
例句:双方争执不下,都面红面赤。
三、 恶紫夺朱
原指厌恶邪祟之物取代正色,后比喻以不正当手段夺取正统地位。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夫紫者,尊贵之色;朱者,正色也。恶紫夺朱,以邪代正。”
例句:他篡改历史,真是恶紫夺朱。
四、 红颜薄命
指美貌女子命运多舛。出处: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我若得似刘郎才貌,莫教红颜薄命。”
例句:她天生丽质,却命途多舛,真是红颜薄命。
五、 灯红酒绿
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每日里灯红酒绿,嫖赌无度。”
例句:他整日沉迷酒色,生活糜烂。
六、 红尘客梦
佛教用语,指红尘中的虚幻梦境,比喻世俗生活。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我若知是梦中,倒不如早生六道。”
例句:人生如梦,不过红尘客梦一场。
七、 红炉点雪
原指道士用红炉炼丹,后比喻诗文气势豪迈。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待月西厢下,红炉点雪,锦帐低垂。”
例句:他的诗作气势磅礴,犹如红炉点雪。
这些成语通过不同意象展现了“红”在传统文化中的多重内涵,既有具象的自然景观(如“万紫千红”),也有抽象的精神象征(如“红尘客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