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蜜腹剑”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表面和善、内心险恶,常通过甜言蜜语暗中陷害他人。其含义和出处如下:
一、成语含义
字面解析:
“蜜”喻指甜言蜜语,“剑”象征阴险手段。整体比喻人表面和善如蜜,内心却怀揣害人的阴谋。
核心特点:
表面温和、善解人意,常通过奉承、讨好等手段获取信任;
实际上心机深沉,暗中策划陷害或算计他人。
二、成语出处
文献依据:
该成语出自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原文为:“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
历史典故:
主要指唐代宰相李林甫。他因忌惮有才能的文士,常以甜言安抚,实则暗中构陷,故被后世称为“口有蜜,腹有剑”。
三、补充说明
结构与用法:
该成语为联合式,在句子中可作谓语或定语,含贬义。- 相关成语:
与“笑里藏刀”并称,均形容表里不一的性格,但“口蜜腹剑”更侧重言语的甜美与阴险手段的结合。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口蜜腹剑”不仅是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意象,也是历史人物李林甫形象的典型标签,至今仍被广泛用于形容权术精明的反面人物。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