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腹蜜剑”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表面说话甜美、和善,但内心却怀着害人的阴谋或险恶用心。具体解析如下:
一、基本含义
字面解析:
“口蜜”指言语甜美如蜜,“腹剑”则比喻内心隐藏的恶意或阴谋,如同藏着利剑。
引申含义: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政治权术中通过甜言蜜语伪装善意,实则暗中陷害他人的行为。
二、出处与典故
历史典故:
最早见于唐代《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李林甫因忌惮文学之士,常以甜言蜜语笼络朝臣,暗中却通过构陷手段排除异己,被后世称为“口有蜜,腹有剑”。
相关人物:
李林甫是唐代著名的奸臣,其执政手段典型体现了“口腹蜜剑”的特点。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甜言蜜语、笑里藏刀、两面三刀。
反义词:
心直口快、心口如一、坦率真诚。
四、用法与示例
语法功能:
可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常用于形容政治人物或日常生活中的阴险行为。
示例:
“她性格口蜜腹剑,表面对同事热情帮助,实则常在背后散布谣言中伤他人。”。
五、文化背景
该成语反映了古代政治斗争中权谋策略的复杂性,通过语言艺术实现隐秘操控,是汉语成语中典型的辩证修辞范式。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