沫沫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沫沫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能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有什么?

59

一、经典谐音诗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 曲径通幽(忧)处,禅房花木深。 - 谐音点:

将“幽”改为“忧”,表达禅宗的孤寂意境。

《夜雨寄北》- 李商隐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何当共剪西窗烛(嘱),却话巴山夜雨时。 - 谐音点:

“嘱”与“舞”谐音,暗喻相思之切。

《草》- 白居易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春风吹又生。 - 谐音诗:

《杨柳枝》中“烛”谐音“嘱”,“围棋”谐音“违期”。

二、谐音对联与古诗结合

对联

孔子生于舟(周)未,光舞(武)起自汉中;

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古诗

《凉州词》中“羌笛何须怨杨柳”为经典词句,虽非谐音诗,但常被填词创作。

三、谐音笑话与俗语

笑话

知县误听“竹竿”为“猪肝”,送猪耳充数。- 俗语

宋代歌谣“打破筒,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暗含对时政批判,通过谐音隐晦表达。

四、其他谐音诗例

《竹枝》-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情)。- 《题破山寺后禅院》

曲径通幽(忧)处,禅房花木深。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总结

汉字谐音在古诗中常被用于创造双关或隐喻,既丰富了语言表现力,又蕴含深刻意境。上述作品通过谐音手法,或表达情感,或讽刺时政,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智慧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