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文化自信和建设文化强国是新时代我国文化发展的核心任务,其重要性及实现路径如下:
一、建立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精神根基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它源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深刻认同,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关系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软实力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的感召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应对国际文化竞争的必然要求
当代国际竞争已进入文化领域,文化自信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实现精神独立自主的根基,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二、建设文化强国的路径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同时结合时代发展创新文化形态。
厚植文化根基,传承中华文明基因
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独特性等特征,需从历史长河中认识自身,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增强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
聚焦文化强国战略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七个聚焦”,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战略重点。需围绕举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聚民心(满足人民精神需求)、育新人(培养时代新人)、兴文化(繁荣文化事业)、展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五大任务推进。
推动文化创新与繁荣
通过文化创新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支持文艺创作,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升文化产品竞争力。例如,利用新技术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增强文化供给质量。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推动全民阅读、全民健身等文化活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形成全民共同参与的文化建设格局。
三、关键原则与保障
坚持理论创新: 用中国理论总结中国经验,形成具有自主性的文化发展理论体系。 强化制度保障
通过以上路径,既能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又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最终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