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冻路遥马亡”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字面与引申义 - 字面:
形容天气极为寒冷,天冻地结,连马都要因严寒而死亡。
- 引申:比喻在极端困难或困境中,若放弃信念或努力,最终将面临失败或灭亡的结局。
核心寓意 - 强调坚持信念、不畏艰难的重要性,常与“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结合使用,表达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
二、出处与背景
该句出自海子的诗句“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遥马亡”,原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对理想主义生活的向往。
后被七堇年(郑愁予)在《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中引用并改写为“陌上路的回答:这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应有诗和远方”,进一步扩大了其文化影响力。
三、用法与结构
用法:
多作谓语,用于形容极端困境下的坚持。
结构:联合式成语,包含比喻手法(以天寒地冻喻困境)。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山重水复、千难万险、锲而不舍。
反义词:骄阳似火、春暖花开、安逸享乐。
五、例句
文学创作:
“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遥马亡,我也要为理想写完这篇小说。”
现实激励:
“科研工作者在艰苦条件下仍坚持研究,正如古人云:‘天寒地冻路遥马亡’。”
情感表达:
“朋友是在你感到天寒地冻时,依然能给你温暖的人。”
总结
该成语通过严寒与困境的比喻,传递出在逆境中坚守信念的强大力量,既可用于文学创作,也可作为现实生活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