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亲情的文言文故事,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孟母三迁 故事概述:
孟子小时候,父亲早逝,母亲仉氏守节。孟子先后居住在墓地附近、市场附近和学宫旁边。最终,孟母选择学宫旁边定居,因为那里有利于孟子的学习和成长。这个故事强调了环境对儿童教育的影响,以及母亲对孩子教育的重视。
老牛舐犊
故事概述: 杨彪的儿子杨修被曹操所杀,杨彪十分伤心,身子日渐消瘦。曹操问杨彪为何消瘦,杨彪回答自己惭愧没有像金日磾一样具有先见之明,仍怀有爱子之心。曹操听后感动,不免内疚。七步成诗
故事概述: 魏文帝曹丕命令东阿王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曹植应声便成一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后深感惭愧。鹿乳奉亲
故事概述: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郯子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百里负米
故事概述: 仲由,字子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早年家中贫穷,仲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仍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想再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他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怀橘遗亲
故事概述: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人,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他,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刻木事亲
故事概述:
董永家境贫寒,父亲去世后,他无钱安葬,于是决定卖身葬父。后来得到仙女的帮助,最终与仙女结为夫妻。尽管生活艰难,董永始终不忘孝顺母亲,最终成为孝子典范。
这些故事都体现了古代人们对亲情的重视和孝顺的美德,通过不同的情节展现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深厚感情和无私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