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获奖人物及颁奖词
孙家栋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领导中国航天从无到有,发射卫星数量占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获“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称号。
张顺东、李国秀夫妇
身体残疾的贫困山民,用一只手和双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成为当地标杆。颁奖词:“没脚走出致富路,无手绣出幸福花”。
彭士禄
“潜龙育神躯”科学家,潜航器研发先驱,两代人接力深潜,为中国科技发展奠定基础。
杨振宁
物理学家,粒子物理学领域奠基人,获诺贝尔奖后仍致力于科研教育,推动中国科技国际化。
顾诵芬
航空航天工程师,隐姓埋名30余年,为中国航空事业培养大批人才,获“共和国勋章”。
吴天一
高原科研工作者,扎根青藏高原30年,开创盐湖资源开发新领域。
朱彦夫
伤残军人,自残致残后投身公益,带领村民脱贫,获“时代楷模”称号。
苏炳添
短跑运动员,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展现中国速度与拼搏精神。
陈贝儿
职业病防治工作者,长期投身公益,推动残疾人事业,获“感动中国”称号。
航天追梦人(群体)
航天团队代表,隐秘奉献20余年,助力中国航天从“跟跑”到“领跑”。
二、演讲结构建议
开场
- 引用颁奖词中的名句(如“东方红响彻环宇”)引发共鸣。
- 简述评选标准:爱国、奉献、创新、坚持。
人物事迹
- 选择2-3位人物(如孙家栋、张顺东、彭士禄),结合颁奖词展开。
- 采用时间线或问题引导式结构,突出“时代楷模”特质。
精神内涵
- 强调“以国家需要为重”的奉献精神,如孙家栋的“东方红”情怀。
- 结合普通人的奋斗故事(如张顺东的“幸福花”),体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主题。
结尾
- 以钟南山院士抗疫事迹结尾,呼应“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担当。
- 呼吁观众传承“航天精神”“奋斗精神”,共创美好未来。
三、注意事项
时间控制: 每部分约400-600字,保持语言精炼。 情感共鸣
视觉辅助:配合图片、视频资料,提升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