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民俗习惯,涵盖传统节日、婚丧嫁娶、日常生活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传统节日习俗
春节 - 拜年:
走亲串户,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发红包;初二女婿拜丈母娘,初三女儿回娘家。 - 换茶:互赠糕点、果品,寓意“换财”。 - 吃年货:必备鱼(象征“年年有余”)、牛肉炒粉、糊羹等。 - 守岁与祭祖:除夕夜全家团聚吃年夜饭,凌晨关灯“关财门”,正月初一开门“开财门”。
元宵节(正月十五) - 闹花灯:
舞龙灯、狮子,走街串户表演,通宵达旦。 - 猜灯谜:灯笼上写谜语,众人猜中互动。 - 吃元宵/汤圆:象征团圆幸福。
清明节与端午节 - 扫墓祭祖:
清明节供奉红枣、糖冬瓜等祭品,中元节烧包祭亡魂。 - 划龙舟:端午节赛龙舟,纪念屈原。
六月六“晒龙袍” -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家家户户晒衣物,传说可驱虫防霉,实为崇拜太阳。
七夕与中秋
- 七夕: 传说牛郎织女相会,现流行摆谢师宴(答谢师长)。 - 中秋
二、婚丧嫁娶习俗
婚俗 - 提亲:
男方送礼金、烟酒,订婚时发“龙凤贴”。 - 婚礼:接亲时散烟、发红包,新娘需哭嫁(越响越吉利)。 - 回门:出嫁三天回娘家,带礼品拜访。
丧俗 - 祭祖:
中元节烧包祭亡魂,清明扫墓。 - 哭丧:传统丧葬仪式,表达哀思。
三、日常生活习俗
饮食文化 - 特色菜:
如瓦罐汤、炒粉、鱼头(象征“龙头”)。 - 茶馆文化:以江南才子王船山命名的船山路茶楼是重要社交场所。
节庆活动 - 绳金塔庙会:
九月至十月举办,包含祭祀、歌舞、商贸活动。 - 翻阳湖螃蟹节:秋季举办,以捕捞螃蟹为特色。
传统手工艺 - 采茶戏:
起源于清代,以茶灯和采茶调为基础,现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其他特色习俗
二月二龙抬头:剃龙头、贴剪纸驱邪,渔民有“引钱龙”习俗。- 龙岗登高:九月初九攀登龙沙山,传承古风。- 采茶习俗:清明前后的采茶活动,与茶文化紧密相关。
以上习俗反映了南昌深厚的文化底蕴,既有对自然的崇拜(如晒龙袍、引钱龙),也蕴含着伦理道德(如祭祖、哭嫁)。部分习俗已融入现代生活,成为城市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