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míng jì,指 深深地记在心里,常用于表达对重要事件、人物或教训的长期记忆和深刻印象。其含义和用法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释义
核心含义 铭记强调记忆的深刻性和持久性,常与“牢记在心”“刻骨铭心”等词语呼应。
词性
作为动词使用,可作谓语或宾语,例如:
- 他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 这段历史将永远铭记在民族记忆中
二、使用场景
感恩与敬仰
用于表达对亲人、师长或历史人物的感激与敬仰,如:
- 父母的教诲,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 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人民将永远铭记
重要事件与经历
适用于描述具有重大意义的生活事件,例如:
- 青春岁月里第一次参加革命的经历,将永远铭记
- 企业创立初期的艰辛,团队成员始终铭记于心
警示与反思
也可用于表达对错误或教训的深刻反思,如:
- 你需铭记自己曾经的错误,避免重蹈覆辙
- 历史教训应铭记,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牢记、铭刻、永记不忘 反义词
四、词源与演变
“铭记”一词最早见于《魏书·高祖纪下》,原指在金属器物上刻写文字以长久保存信息,后引申为对记忆的强化和传承,体现了古人对持久记忆的追求。例如“毛公鼎铭文”不仅是历史文献,更是文化传承的象征。
综上,“铭记”通过语言的象征意义,将物质载体(如铭文)与精神记忆(如历史、情感)结合,成为表达责任、传承与自我反省的重要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