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师风“红十条”是规范教师行为、维护教育生态的重要准则,综合多部门文件及高校自律要求,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政治方向与师德底线
1. 坚决拥护党的教育方针,传播正能量,禁止发表违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政策的言论;
2. 严守政治纪律,禁止参与任何形式的政治敏感活动或组织学生进行违法违纪行为;
3. 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禁止体罚、变相体罚或歧视、侮辱学生,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职业行为规范
4. 严格履行教学职责,禁止无教案、无准备上课,随意停课或旷工;
5. 禁止以任何名义索要、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杜绝利益输送行为;
6. 严守学术道德,禁止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严禁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
三、教学管理与评价准则
7. 公平公正开展招生、考试、评优等工作,禁止徇私舞弊或操纵评价结果;
8. 建立健全学生档案管理制度,禁止篡改、泄露学生个人信息;
9. 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禁止以分数、名次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四、生活作风与职业操守
10. 廉洁自律,禁止参与赌博、传销等违法活动,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补充说明:
教师应自觉抵制商业利益诱惑,禁止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或参与有偿补课;
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化解学习、生活问题,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以上内容综合了教育部规范、高校自律要求及师德师风建设实践,旨在构建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