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的五大行当是戏曲表演中根据角色性别、年龄、性格等特征划分的专业分工体系,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一、生行
定义 男性角色的统称,除丑角和大花脸(净行)外,包括老生、武生、小生、娃娃生等分支。
分支类型
老生: 扮演中年以上男性角色,如诸葛亮、包拯等,以唱功为主。 武生
小生:多指年轻男性,如书生、少年英雄。
娃娃生:表演儿童角色。
二、旦行
定义 女性角色的统称,包括花旦、刀马旦、老旦、青衣等分支。
分支类型
花旦: 表演活泼青年或少女,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刀马旦
老旦:老年女性角色,如《窦娥冤》中的窦娥。
青衣:端庄严肃的青年或中年女性,如《三国演义》中的曹操。
三、净行
定义 以面部彩绘(花脸)为特征,扮演忠臣、反派或丑角。
分支类型
大花脸: 以夸张妆容和宏大表演表现忠臣或反派,如包拯、曹操。 二花脸
小花脸:性格鲜明,如《三岔口》中的张飞。
四、丑行
定义 既可扮演男性也可扮演女性,以幽默、机智为特点,分为文丑和武丑。
分支类型
文丑: 擅长说白,如《西厢记》中的郑恒。 武丑
补充说明
化妆特点:生行以“俊扮”为主,净行以浓重彩绘为特征,丑行则根据角色性格设计妆容。
角色功能:生行多为戏剧核心,旦行展现女性魅力,净行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丑行调节戏剧节奏。
以上分类综合了传统戏曲的表演程式和角色塑造特点,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程式性与艺术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