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节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传说背景:
描绘春节除旧迎新的习俗,与“年”神信仰相关。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传说背景: 描写元宵节灯会盛况,源于汉代“上元节”传统。 二、寒食节《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传说背景: 纪念介子推,传说其忠烈事迹引发禁火寒食习俗。 三、清明节《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传说背景: 与介子推无关,但反映了清明祭扫的哀思。 四、七夕节《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 传说背景: 源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 传说背景: 通过七夕意象表达宫女哀怨,间接关联牛郎织女传说。 五、端午节《端午》- 文秀
艾叶青青挂门楣,菖蒲酒美醉心扉。 时逢端午龙舟竞,笑看英雄万丈威。 - 传说背景: 纪念屈原,包含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 六、中秋节《中秋》- 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 传说背景: 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传说关联。《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文天祥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 背景: 文天祥以中秋明月表达抗元情怀,融合传统节日意象。 七、重阳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传说背景:
与重阳登高、佩茱萸习俗相关。
以上诗句均围绕传统节日展开,部分作品如《元日》《清明》等因诗名直接点明节日,而其他如《乞巧》则通过意象隐含节日内涵。建议结合具体节日背景理解诗意,以获得更全面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