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正不阿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性格刚强正直、不阿谀奉迎、无偏私。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核心含义
性格特征 强调刚强正直的品格,如包拯“铁面无私”“不畏权贵”,海瑞“刚正不阿”“清廉奉公”。
行为表现
包括敢于直言敢谏(如狄仁杰力劝武则天复立太子)、坚决打击贪腐(如海瑞严惩贪官污吏)。
二、典型历史人物
包拯
宋代清官,以“包青天”闻名,执法如山、不畏权贵,代表作有“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海瑞
明代抗倭名将,任官期间推行清丈、平赋税,严惩贪官,被称为“海青天”。
狄仁杰
唐代宰相,以明察秋毫、犯颜直谏著称,曾力挽狂澜稳定唐朝政权。
于谦
明代抗元英雄,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闻名。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铁面无私(如包拯)、刚毅果决(如海瑞)。 反义词
四、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明代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有正大不阿,不行私谒者,便以为不贤。”。
五、现代应用
不仅用于历史人物评价,也常形容现代政府官员公正廉明,如“司法工作者需具备刚正不阿的品质”。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刚正不阿是兼具历史典型性与现实意义的价值判断标准。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