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阶段(3-6月)
经济学基础 - 阅读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微观经济学);
- 可辅以平狄克和鲁宾费尔德的《微观经济学》及《宏观经济学》。
数学基础
- 巩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等,推荐使用同济大学《高等数学》等教材。
金融学专业书籍
- 以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为核心,系统学习金融学框架。
二、框架与强化阶段(7-9月)
知识体系构建
- 通过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点,建立货币、金融市场、公司金融等核心模块体系;
- 参考奚君羊《国际金融学》和罗斯《公司理财》补充国际金融与公司理财内容。
强化训练
- 做历年真题(如目标院校真题),分析解题思路与答题技巧;
- 完成课后习题,重点关注计算题和论述题的解题方法。
三、冲刺阶段(10-12月)
查漏补缺
- 通过模拟题和真题发现薄弱环节,针对性复习教材中的难点;
- 整理错题本,定期回顾易错知识点。
考场模拟
- 每天进行全真模拟考试,适应考试节奏与题型分布;
- 考前一周突击记忆重点公式与答题模板。
四、学习方法与资源
“三遍阅读法”
- 第一遍通读教材,建立初步框架;
- 第二遍精读重点章节,整理笔记;
- 第三遍强化薄弱部分,结合真题演练。
理论与实践结合
- 通过模拟交易、案例分析或虚拟投资提升应用能力;
- 关注金融新闻与行业动态,增强知识时效性。
学习工具
- 使用费曼学习法通过讲解加深理解;
- 利用高途等平台题库、模拟考试及学习社群辅助学习。
五、注意事项
数学基础: 金融学对数学要求较高,需提前巩固高等数学等课程; 目标院校差异
持续更新:关注金融研究机构发布的最新论文与政策动态。
通过以上规划,结合系统学习与实践应用,相信能有效提升金融学考研的备考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