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赋分制度主要是 对考生的卷面成绩进行等级划分,然后依据考生卷面成绩排名所在的等级区间,赋予其对应等级的分数。具体的赋分步骤如下:
等级划分
选考科目以学考合格为赋分前提,起点赋分40分,最高分100分。
将每门选考科目的同一类型考生成绩按照分数高低依次排序。
根据比例划分不同等级,通常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
等比例转换
将每门选考科目的同一类型考生成绩按照分数高低依次排序。
根据比例划分不同等级,按照公式赋予不同等级分。
等级赋分满分100分,起点赋分40分,成绩当年有效。然后根据在区间内的具体分数,确定考生的具体赋分。
具体操作
将卷面得分按人数比例划分为20个赋分区间,得出每个区间卷面得分的上限s2、下限s1。
对每个区间的卷面得分进行等比例转换,公式为:s2、s1为卷面得分区间的上限和下限,s为待转换卷面得分;t2、t1为赋分区间的上限和下限,t为卷面得分等比例转换后的赋分。
将转换结果四舍五入后即为等级赋分。
建议
选择难度较低且报考人数较多的科目:例如物理+生物+地理,这个组合的考生基数大,竞争相对公平,且学习难度相对较低。
选择传统理科组合:例如物理+化学+生物,这个组合的科目难易分配合理,各科之间关联性强,不仅赋分有优势,而且有利于选择大学专业。
选择包含政治的组合:例如物理+化学+政治,这个组合在赋分上也有一定优势,政治科目的加入大大拓宽了大学专业的选择面。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