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书目复习需要系统规划,结合教材、真题和模拟题进行多维度训练。以下是分学科的复习建议:
一、普通心理学
教材选择:彭聃龄版是入门经典,涵盖基础知识且覆盖所有章节,需精读并理解概念。
复习策略:结合《心理学与生活》补充案例,注意交叉内容(如社会心理学中的行为理论),通过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框架。
二、发展心理学
教材选择:林崇德版教材按年龄阶段划分,结合桑标版《儿童发展心理学》进行横向总结,重点掌握埃里克森理论等核心内容。
复习重点:理解发展阶段特点,如幼儿期的主动对内疚阶段,通过案例分析应用理论。
三、社会心理学
教材选择:朱滢版《实验心理学》包含人工智能热点内容,是高频考点;侯玉波版《社会心理学》适合系统学习基础理论。
复习方法:熟记核心理论(如态度与行为关系),结合社会事件分析,注意细节记忆。
四、实验心理学
教材选择:郭秀艳、杨治良版教材易懂,但需重点掌握变量设计与反应时等实验范式。
复习重点:理解实验逻辑,多做历年真题中的实验分析题,尝试自行设计简单实验。
五、心理统计学与心理测量学
教材选择:同济六版高等数学+浙大四版概率论为官方指定教材,基础题需熟练掌握。
复习策略:结合李永乐复习全书,通过《基础30练》小程序巩固基础,近10年真题至少做3遍。
六、教育心理学
教材选择:陈琦版教材系统全面,冯忠良版可作为补充,结合教育热点(如教育改革)备考。
复习重点:理解学习理论,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教育问题,注意实践应用。
七、其他学科建议
数学复习:以同济六版教材为基础,配套李永乐复习全书,近10年真题3遍以上,模拟卷400或6+2。
复试准备:未指定参考书目的院校可参考历年复试真题、本科教材或学长学姐经验。
复习计划示例(以普通心理学为例)
| 阶段 | 任务 | 时间安排 |
|------------|--------------------------|----------------|
| 基础阶段(1-6月) | 精读教材,构建框架笔记 | 每天2-3小时 |
| 强化阶段(7-9月) | 深入学习,结合真题刷题 | 每天3-4小时 |
| 冲刺阶段(10-12月) | 背诵重点,模拟考试查漏补缺 | 每天4-5小时 |
总结
考研复习需教材为基础,真题为关键,模拟题为辅助。不同学科需针对性复习,如社会心理学需结合案例,实验心理学需强化设计能力。建议制定详细计划,保持节奏,定期总结错题,调整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