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考研考博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申请-考核制
定义:先通过材料审核后,再通过“考核”,有些学校既有笔试又有面试,有些学校只有面试。
准备材料:学历和学位证书、研究生期间的成绩单、硕士毕业论文(应届生提交开题报告)、外语成绩证明(四六级、托福、雅思等)、专家推荐信(两封,一般要求副教授以上的专家推荐,个别学校要求正教授推荐)、学术成果(论文、课题等)、获奖情况、攻读博士学位科学研究计划。
关键要点:需要有足够优秀的科研论文,如C刊、核心期刊等;硕士导师的推荐和引荐非常重要;需要提前联系并争取与博导见面的机会;英语水平要非常出色。
统考
定义:每年一度的博士研究生统招考试,需要通过初试和复试。
准备材料:学历和学位证书、研究生期间的成绩单、硕士毕业论文(应届生提交开题报告)、外语成绩证明(四六级、托福、雅思等)、专家推荐信(两封,一般要求副教授以上的专家推荐,个别学校要求正教授推荐)、学术成果(论文、课题等)、获奖情况、攻读博士学位科学研究计划。
关键要点:需要长期复习专业课和英语;找到在读博的学姐和学长获取经验;及时联系博导,争取面见机会。
硕博连读
定义:从成绩优秀的高考生中选拔读博,考生要附上高中阶段优秀的学习成绩单和获奖证书等资料,经招生学校相关专业和导师的考核与面试通过。
关键要点:高考成绩要高出当地重本线100分以上;需要通过招生学校相关专业和导师的考核与面试;建议提前规划。
直接考博
定义:适用于在职研究生和同等学力的考生,可以通过入学考试考取博士。
关键要点:通常需要参加一门外语和两门专业课的考试。
同等学力申博
定义:适合在职人员,如中国社科院大学、武汉理工等985/211院校提供免试入学。
关键要点:通常要求有学士学位后工作6年或以上,并满足特定条件。
建议
提前规划:无论选择哪种途径,都需要提前规划,包括确定研究方向、联系导师、准备申请材料等。
重视推荐信:专家推荐信在申请过程中非常重要,尽量争取到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推荐。
提高英语水平:英语是考博的重要科目,务必提前准备,取得优异成绩。
积累科研经验:在研究生期间,尽量多参与科研项目、发表论文,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关注招生信息:及时关注目标高校的官方网站和招生信息网站,了解最新的招生政策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