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写作目录的编写需要遵循学术规范,同时满足考试要求。以下是具体指南:
一、目录结构要点
紧扣主题与结构 目录应与论文主题高度契合,按逻辑顺序排列章节,帮助读者快速把握整体框架。例如:
```
一、引言(研究背景、目的、方法)
二、文献综述(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
四、研究结果(具体发现与讨论)
五、结论与展望
```
明确章节关系
在章节标题后简要说明内容要点,例如“文献综述:梳理前人研究并指出空白”或“研究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
准确标注页码
所有章节需对应具体页码,确保读者能快速定位内容。建议使用Word的“索引和目录”功能自动生成。
格式规范要求
使用Word内置标题样式(如“标题1”“标题2”)
行距设为22磅,制表位居中
字体采用Times New Roman,英文字母、数字与标点符号使用半角
二、特殊注意事项
避免遗漏与重复: 需完整覆盖所有章节及子标题,避免遗漏重要内容或重复已有章节。 自定义样式处理
页码更新:修改内容后需手动更新页码,或使用Word的“更新域”功能。
三、示例目录结构(学术论文)
```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问题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 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 研究空白与创新点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设计
3.2 数据收集与分析
3.3 研究假设与预期结果
4. 实证结果
4.1 主要发现
4.2 结果讨论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贡献
5.2 实际应用前景
```
四、补充说明
附录与参考文献:部分目录可能包含附录(如调研问卷、原始数据)和参考文献列表,需根据论文需求调整。
格式校对:完成初稿后建议仔细校对,避免页码错误或格式混乱。
通过以上规范,可确保目录既符合学术规范,又能有效辅助读者理解论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