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的命题通常遵循以下原则和特点:
科学性与公平性原则
考研数学试题以基础性和生活类试题为主,避免过于专业和抽象难懂的内容,确保所有考生都能理解和应对。
覆盖全面的原则
试题内容要求涵盖所有考纲所要求考核的内容,特别是数(一)、数(二)、数(三)之间的区别。
控制难易度的原则
试题主要以中等偏上题为主,考试及格率控制在30%-40%,平均分(满分150分)控制在75分左右。
控制题量的原则
试题量控制在20-22道之间,包括6道填空题、6道选择题和10道大题,保证考生有足够时间完成试卷并检查。
重视基础,淡化技巧
出题者倾向于将不同的数学知识点融合在一起,考察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强调对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综合性与应用性
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和综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题通常要求考生通过分析、建模和计算等步骤得出解答。
难易顺序变化无常
难题没有固定位置,数学一和数学三的难题一般分布在第18、19题,数学二的难题一般分布在20、21题。
结合教学实际
命题虽不以高校教学要求为依据,但要求试题编制能结合高等学校的教学实际,能反映教学的实际水平,并引导高校教学向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方向发展。
历年趋势与大纲
命题过程中,专家会根据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大纲知识点,结合历年的命题形式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考虑出题。因此,考生需要了解考研数学大纲及历年的考研真题趋势,以便更好地猜测命题方向。
综上所述,考研数学的命题注重科学性、公平性、全面性、难易度控制和实际应用,旨在选拔出具有扎实数学基础和良好应用能力的研究生。建议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重点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关注命题趋势和历年真题,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