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夯实期(3个月)
系统学习教材 通读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四门课教材,建立知识框架。建议结合思维导图梳理理论脉络,例如用思维导图整理马原的唯物史观和认识论。
强化基础训练
每天完成1小时基础课程(如徐涛强化班),配套做肖秀荣1000题。初期以熟悉题型为主,不追求完全正确率,重点标记错题。
拓展知识面
每周阅读2-3篇时政新闻(如人民日报、新华社报道),了解时政热点与教材内容的关联性。
二、强化突破期(4个月)
深化理论理解
通过视频课(如涛涛课、徐涛强化课)深化对重点模块(如马原的辩证法、毛中特的核心思想)的理解,结合案例分析巩固知识。
刷题与错题整理
每天完成1.5小时刷题,包括肖四、肖八模拟卷和真题。建立错题本,分析错误原因,每周进行知识复盘。
分模块突破
- 马原: 理解材料立意,掌握哲学原理应用方法。 - 毛中特
- 史纲:按年份梳理历史事件,结合时间轴记忆。
- 思修:背诵核心观点(如三观正、中国梦),结合时政案例理解。
三、冲刺押宝期(5周)
高频刷题与模版训练
每天完成2小时刷题,重点攻克易错知识点。整理答题模板(如论述题结构、时政答题框架),进行模拟答题训练。
熟记考点与押题资料
背诵肖四、肖八真题答案,熟记肖秀荣四套卷和腿姐冲刺手册中的重点内容。搭配徐涛小黄书“押宝页”强化记忆。
查缺补漏与心态调整
每周进行2次模拟考试(A4纸限时),分析成绩差距。调整学习计划,保持作息规律,缓解备考压力。
四、复习技巧与注意事项
避免盲目刷题
选择题以掌握40分为目标,主观题考前2-3个月集中复习。刷题时需标注错题,结合解析加深理解。
结合视频课与教材
马原、毛中特等模块建议搭配思维导图和视频课,史纲和思修以教材为主,时政结合自己整理的模板。
关注地区差异
了解目标院校的评分标准(如北京主观题较严),有针对性调整复习重点。
通过以上分阶段规划,结合视频课、教材与实战训练,考研政治的学习效率将得到显著提升。关键是要注重知识理解与应用,避免死记硬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