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咏兔形态与生活
《宫词》(王建) 新秋白兔大于拳,红耳霜毛趁草眠。 天子不教人射杀,玉鞭遮到马蹄前。 (以白兔喻指宫女,展现其娇憨与受宠状态)
《白兔》(欧阳修)
天冥冥,云蒙蒙,白兔捣药姮娥宫。 玉关金锁夜不闭,窜入涤山千万重。 (描绘白兔在月宫捣药的传说场景)
《兔走乌飞不住》(王安石)
兔走乌飞不住,人生几度三台。 (以兔喻指时光流逝,感慨人生短暂)
二、兔与自然意象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虽未直接写兔,但“玉兔”意象常与明月结合)
《洞庭湖春行》(刘禹锡)
九曲回肠草岸斜,沙鸥翔集锦鳞波。 (描绘洞庭湖春景,隐含兔类活动的生态画面)
三、兔在文化典故中
《李商隐《无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虽为爱情诗,但常以兔象征离别与思念)
四、其他相关作品
《咏死兔》(苏颋): 兔子死兰弹,持来挂竹竿。试将明镜照,何异月中看。 (通过死兔意象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真珠帘(赠海南子白玉蟾)》(陈楠)
以上诗词均围绕兔的形态、生活或文化象征展开,既有具象描写,也有隐喻表达,展现了古人对兔类多维度的关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