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白《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天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赏析:此诗以儿童视角描绘月宫奇观,白兔捣药是经典意象,展现浪漫主义色彩。
二、杜甫《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汉月澄秋色,梁园映雪辉。”
赏析:通过兔丝、蓬麻等意象表达离别之痛,汉月、梁园等场景烘托哀婉氛围。
三、王建《宫词》
“新秋白兔大于拳,红耳霜毛趁草眠。”
赏析:以白兔体型特征写宫女慵懒状态,语言简洁生动。
四、元稹《田野狐兔行》
“鹰怕兔毫,犬被狐引。狐兔相须,鹰犬相尽。”
赏析:通过动物关系隐喻社会现象,兔毫笔的意象贯穿全诗。
五、其他经典
梅尧臣《宣州杂诗》:“紫毫搜老兔,苍鼠拔长须。”(以兔毛喻指毛笔)
李道纯《破惑歌》:“卯非兔,酉非鸡,子非坎兮午非离。”(哲学式猜谜)
这些诗篇均围绕“兔”展开,或写实(如捣药、秋夜)或寓意(如狡兔、玉兔),语言简练且意象鲜明,适合初学者赏析。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