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考研备考规划可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需明确目标与任务,确保复习效率。以下是详细规划建议:
一、基础阶段(2018年3月-6月)
专业课基础学习 选择目标院校指定教材,系统梳理专业课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 - 每天安排1.5小时学习,先看书后做题,避免直接做难题。
公共课基础建设
英语: 每天2小时,包括0.5小时单词、0.5小时语法和0.5小时精读。 - 政治
院校与专业选择 确定报考院校和专业,结合就业规划、个人能力及目标院校专业实力综合选择。 - 跨专业考生需尽早联系师兄师姐收集资料,制定专项复习计划。
二、强化阶段(2018年7月-8月)
知识深化与题型归纳
通过李永乐660题等辅导资料,归纳常见题型和解题思路,建立错题集。 - 每天保证3小时连续复习时间,重点突破专业课重难点。
政治强化与英语提升
每天1小时政治学习,结合时事热点理解知识点。 - 英语单词完成第二遍,开始阅读专项训练,提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模拟测试与调整
做2套模拟试题,分析成绩差距,调整复习计划。 - 参加暑期辅导班(可选)以保持节奏。
三、冲刺阶段(2018年9月-10月)
真题演练与查漏补缺
每天2小时做整套真题,分析错题原因,巩固薄弱环节。 - 关注招生单位发布的招生简章,调整专业课复习方向。
政治冲刺与英语模拟
每天1小时政治背诵重点大题,强化记忆。 - 英语进行全真模拟考试,适应考试节奏,调整答题策略。
资料整合与心态调整
整理错题集和笔记,形成知识体系。 - 通过考研日记、录音等方式保持积极心态,避免焦虑。
四、注意事项
时间管理: 制定详细作息计划,确保每天复习效率。2. 资料选择
通过以上分阶段规划,考生可以系统掌握知识,提升备考效率,为2018年考研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