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被认为很难,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选拔目标升级:
研究生教育对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考研英语不再仅仅是基础读写译技能的测试,而是更加注重考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反押题趋势:
命题组刻意避开常规题型与热门考点,创新出题形式,打破应试教育的风气,使得考生难以通过常规方法应对考试。
考研竞争白热化:
虽然考研人数有所下降,但每年参与的考生中有一半以上都是二战考生。这些考生通常具备更丰富的经验和更扎实的基础,导致竞争更加激烈。
教学与备考现状:
本科阶段英语教学的应试化、碎片化倾向,导致考生英语综合素养培育不足,难以应对考研英语的综合要求。
跨文化交流需求:
全球化背景下,考研英语融入更多文化背景知识、国际交流场景,增加了试题的难度系数。
语法系统学习:
许多考生在大学期间没有系统地学习英语语法,而语法是长难句的“地基”,缺乏语法基础会严重影响考生对长难句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词汇量要求高:
考研英语涉及的词汇量较大,考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单词和词组,这对考生的词汇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阅读和听力难度大:
考研英语中的阅读和听力难度较大,需要考生具备极强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够准确把握文章和听力内容的关键信息。
题型设计:
考研英语包括多种题型,如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翻译和写作等,这些题型对考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主观因素:
许多学生在完成两年的大学英语课程后,可能会因为缺乏持续的学习指导和监督,而逐渐放松了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这也影响了他们的英语水平。
综合以上因素,考研英语的难度确实较大,但并非不可克服。考生可以通过系统学习语法、扩大词汇量、加强阅读和听力训练、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以及掌握有效的做题技巧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同时,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持续的努力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