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以"活教育"为核心,主张教育应适应中国国情、尊重儿童主体性,并通过实践与自然结合促进全面发展。其思想体系可概括为以下要点:
一、教育目的
做人:
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社会适应能力的人;
做中国人:
强化民族意识与爱国情怀,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
做现代中国人:
具备身体素质、建设能力、创造能力、合作精神及服务意识。
二、教育方法
"做中教,做中学":强调通过实践操作(如观察、调查、实验)学习,教师与儿童共同在行动中进步;
尊重主体性:倡导"凡幼儿能做的,让他自己做;凡幼儿能想的,让他自己想";
活教材观:以大自然、大社会为直接教材,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
三、课程理论
五指活动课程:包含健康、社会、科学、艺术、文学五大领域,强调课程内容的整体性与连贯性;
活教材整合:主张打破学科界限,将自然、社会、生活经验融入教学。
四、教育原则
提出17条原则,如"自动学习""游戏教学""卫生习惯培养"等,注重培养儿童独立思考与自我管理能力。
五、实践贡献
创办中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鼓楼幼稚园),系统探索中国化幼儿教育;
编写《家庭教育》《儿童心理之研究》等著作,开创性开展幼儿心理研究;
倡导普及工农幼儿园,推动教育大众化。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以"活教育"为核心,强调实践、自然与儿童主体性,对中国现代幼儿教育、家庭教育及师资培训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