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考研中的调式调性主要涉及和声曲式的分析,以下是一些基本步骤和方法:
确定调号
集中调号:调号一般位于谱表的前方,用集中的升降记号标记。例如,C大调的调号为“C-D-E-F-G-A-B-C”。
分散调号:当旋律中出现集中调号之外的变化音时,可能是分散调号。例如,如果旋律中出现了“升F”或“降Si”,则可能是属调或下属调。
确定主音
主音是旋律的基准音,通常旋律会结束在主音上,给人以完满的终止感。如果旋律最后没有落在主音上,可能是使用了分散调号或隐藏调号。
分析音阶和落音
西洋大小调:通过听辩和乐器,确定主音,然后列出音阶。大调式通常落在首调唱名法的“do”音上,小调式落在“la”音上。
五声民族调式:通过听辩确定主音,然后根据大三度音程确定宫音的位置,进而明确主音和调式。
六声和七声民族调式:除了确定主音和宫音外,还需要分辨出构成小二度的两个音中哪个是正音,哪个是偏音,并根据宫音和角音的位置明确正音与偏音的名称。
注意和弦提示
和弦是调式的重要体现,通过分析和弦可以获取调式的线索。例如,613和弦在A大调中是主和弦,但也可以出现在其他调式中,需结合其他信息判断。
综合判断
结合旋律的走向、变音记号、和弦连接等因素,综合判断调式调性。例如,如果旋律中出现了重属和弦,则可能预示着调性的变化。
节奏与节拍分析
民族音乐的节奏和节拍模式也是调式分析的重要因素,它们可以提供关于作品民族性的重要线索。
多听多练
通过多听民族音乐,熟悉不同民族调式的特点,提高对民族调式的敏感度。
建议在实际应用中,结合具体的旋律和和声进行分析,同时多听相关民族音乐,以增强对民族调式的理解和判断能力。